提高防災減災救災意識構筑生命安全防線
閱讀次數:正在讀取 / 作者:admin / 更新時間:2022-10-14 /【字體:大 中 小】
10月13日,是第33個國際減災日,圍繞“早預警、早行動”主題,新疆質量協會積極組織開展了宣傳活動,利用線上方式分享防災減災救災相關宣傳教育視頻,提倡防災、減災、救災從每個人身邊做起,構筑生命安全防線。
通過宣傳活動,向社會大眾普及了防災減災救災知識與方法,進一步引導大家加強防范意識,提升應對災害風險的能力,為營造良好的安全環境、筑牢防災減災的人民防線起到推動作用。
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由聯合國大會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三。2009年,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,簡稱“國際減災日”。
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,嚴重影響經濟、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威脅人類的生存。聯合國于1987年12月11日確定20世紀90年代為“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”(IDNDR)。所謂“減輕自然災害”,一般是指減輕由潛在的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對社會及環境影響的程度,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,使公眾的社會和經濟結構在災害中受到的破壞得以減輕到最低程度。
自然災害包括干旱、高溫、低溫、寒潮、洪澇、山洪、臺風、龍卷風、火焰龍卷風、冰雹、風雹、霜凍、暴雨、暴雪、凍雨、大霧、大風、結冰、霾、霧霾、地震、海嘯、泥石流、浮塵、揚沙、沙塵暴、雷電、雷暴、球狀閃電、火山噴發等。

提倡防災、減災、救災
從每個人身邊做起
構筑生命安全防線!
來源:國務院客戶端、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